近年來,深耕于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為我國電視熒屏帶來一股股清流。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視聽藝術的包裝之下,在觀眾喜聞樂見的綜藝舞臺上,展現出獨有的文化韻味,綻放出絢爛多姿的文化魅力。即將過去的2019年,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通過精良的制作,精深的內涵,激發出中國觀眾的文化自信,樹立起更多人“保護傳統,傳承經典”的責任意識,極大增強了觀眾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文以化人”的重要功能。
展現中華燦爛文明
回顧這些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不難發現,均取材于五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讓觀眾陶醉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文明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變遷,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些是國家和民族精神血脈的承載。詩詞歌賦、戲劇戲曲、國寶非遺、飲食文化、四大發明、古代科技以及建筑藝術、名人家書等等,均成為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核心素材。
在這些素材的基礎上,創作者通常用“故事化”的手法,向觀眾展示中華文化瑰寶的獨特與絢麗,使觀眾的文化自信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直接展現的同時,通過文化名人的點評將節目中文化符號的相關文史知識進行解讀,對其精神內涵進行深度的挖掘。比如《漢字風云會》《國學小名士》《詩書中華》等文化綜藝節目中,文化名人作為點評人或解讀人,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對節目中出現的漢字、詩詞的背景淵源進行講解,極大滿足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求知渴望,使觀眾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從而增加節目的吸引力。
弘揚傳統美學精神
弘揚“真、善、美”的中華傳統美學精神,激發觀眾對傳統文化的崇敬之情?!罢?、善、美”的統一,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思想。真,即藝術應表達的真情實感,表現人的“真性情”。善,一方面是藝術作品中表現出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德意義,另一方面是藝術作品應“有道”“尊道”,實現“各行其道,天下大同”的價值意義。美,是藝術作品的形式美,不同的藝術門類有不同的美的表現,能夠給人帶來“愉悅”的觀感享受。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真、善、美”的統一,即“形式美”與“內容美”的統一,不但觀感得到愉悅,心靈也能得到啟迪與凈化。優秀的文化類綜藝節目秉持了“真、善、美”統一的中國美學標準,不但注重表現中華文化藝術的形式美,更加注重挖掘藝術背后“真與善”的精神價值,展現更高層面的“大美”之美。
Copyright© 2024 廣東凱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廣州市廣州塔國際媒體港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158313號 公司動態業界資訊網站地圖